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 页›产业发展›产业动态› 正文

奋进自贸港·联农带农|海垦草畜产业集团与白沙携手打造和牛全产业链

时间:2025-09-11 09:17:43

  秋日里的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青山如黛,稻浪翻金。驱车沿蜿蜒山路驶入大米村委会大石村,一座现代化牧场跃然眼前,六栋蓝顶白墙的标准化牛舍整齐排列,围栏内和牛悠闲踱步,饲料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忙着调配营养餐……这是海垦草畜产业集团旗下海垦和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和牛公司”)白沙牧场的一景。

  海垦和牛养殖示范基地。

  近年来,海垦草畜产业集团借力星空综合xingkong官网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政策东风,整合产业资源优势,将目光精准投向高端肉牛产业,与白沙县携手打造和牛全产业链,通过“政府+企业+村委会+贫困户”的深度联结机制,蹚出了一条“企业盈利、集体增收、农户致富”的共赢之路,为星空综合xingkong官网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样本。

  从“政府输血”到“政企造血”

  和牛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针拨回至2017年,海垦和牛公司与白沙县政府签订《和牛产业县域扶贫合作框架协议》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当时白沙的扶贫任务重,但资源有限,传统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和牛作为高端肉牛品种,市场溢价高、产业链长,我们看中的是它的‘造血’潜力,政府希望通过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海垦和牛公司副总经理宋丽鸿回忆道。

  根据协议,白沙县政府划拨扶贫专项资金,重点投向和牛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海垦和牛公司则负责引进300头优质和牛种源、450枚和牛胚胎,以及技术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工作。

  牛舍里的和牛在吃草料。

  “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户受益’的模式,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各方的责任与收益。”白沙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选址在大米村委会大石村,正是考虑到当地交通便利、土地集中连片,且周边村庄比较贫困,需要产业帮扶来“破题”。

  2018年,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后,一组数据让当地干部群众振奋:首批引进的和牛经过两年繁育,不仅存活率达95%以上,更通过精细化饲养,实现了肉质升级,单头出栏价较普通肉牛高出2倍至3倍。

  “最直接的实惠是分红。”大米村委会书记马送林翻开账本解释说,按照协议,海垦和牛公司每年将项目利润的固定比例作为分红款拨付给村委会,每年平均3万元分红款。“这笔钱不是‘撒胡椒面’,而是精准到户。”马送林说,村委会将分红优先用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7名贫困户通过“分红+务工+技能培训”实现了脱贫。

  2020年6月,为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海垦和牛公司与白沙县再次签订《和牛扶贫项目合作协议》,启动二期项目建设,重点扩建了2栋现代化牛舍,新增存栏和牛300头,同时升级了饲料加工设备,并配套建设了粪污处理车间。

  “二期最大的变化是‘循环经济’理念的融入。”白沙牧场场长王书慧指着牧场角落的堆粪棚介绍,牛粪经发酵处理后制成有机肥,不仅用于牧场周边橡胶园、槟榔园的土壤改良,还以低价提供给周边农户,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至此,一二三期项目联动形成的白沙牧场已初具规模。据了解,白沙牧场目前已建成6栋标准化牛舍、1个饲料综合车间、1座堆粪棚及配套办公区,和牛存栏量从一期的300头跃升至近1300头。

  “这里已成为我们公司在星空综合xingkong官网最重要的种源繁育基地。”王书慧说,牧场通过“自繁自育”模式,每年可出栏优质和牛约390头,为后续向全省推广“和牛养殖示范区”提供了种质保障。

  从外出务工到牧场上岗

  家门口就业托起稳稳幸福感

  清晨6时,天刚蒙蒙亮,白沙牧场一期饲养员羊亚仁已经穿上工作服,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现在每天工作8小时,月工资4000元,年底还有绩效奖金,一年下来稳稳当当能赚5.4万元。”52岁的羊亚仁是大米村委会大石村村民,2019年入职牧场前,他主要靠种植3亩作物和打零工为生,“作物价格不稳定,一年忙到头最多赚2万元,遇到台风天还得亏本。”

  工人给和牛喂食草料。

  改变始于2018年。白沙牧场一期建设时,优先面向本地农户招聘,羊亚仁通过技能培训成为饲养员。“公司教我们给牛测体温、配饲料,还定期组织兽医讲座,现在我已经是老饲养员了。”羊亚仁说,“现在生活费都有着落,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羊亚仁的故事并非个例。白沙牧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带动周边农户增收”作为核心目标,通过规范的土地流转等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项目一二期由政府协调土地租赁,总面积约50.62亩;三期我们主动对接农户,目前已租赁18户村民的近70亩土地,每亩年租金600元,合约期26年。”宋丽鸿介绍,土地流转采取“自愿协商+书面合同”模式,农户不仅能获得稳定租金,还可通过“家门口就业”赚取劳务费。

  工人用草料机整理草料。

  据统计,白沙县与海垦和牛公司合作的和牛产业振兴项目通过“就业+土地流转”双轮驱动,已带动白沙县900余人增收,从2018年至今累计分红738万元,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81万元。

  “以前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现在每年能分到几十万元,这些钱用来修路灯、建文化室、补贴困难户,村民都说‘腰杆硬了’。”马送林感慨道。

  牛场兽医检查和牛的食物与健康状况。

  “白沙牧场和牛产业的成功实践,关键在于构建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白沙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不仅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农户通过就业学到了现代农业技术,通过土地流转盘活了闲置资产,通过分红增强了集体凝聚力,更重要的是,企业和村委会的合作让村民看到了“跟着政策走、跟着企业干”的希望。

  “我们的目标是让海垦和牛产业真正成为白沙的‘富民牛’‘振兴牛’。”海垦草畜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兰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对白沙牧场的投资力度,扩大和牛养殖规模,建立有机肥厂,践行种养循环、生态环保的理念,延伸产业链条;同时推广“和牛养殖示范区”模式,带动更多周边乡镇农户参与,让“白沙样本”辐射至更多乡镇,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联农带农新路径,助力星空综合xingkong官网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 | 星空综合xingkong官网农垦报

  记者 | 黄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