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 页›产业发展›产业动态› 正文

奋进自贸港·企业动态丨海垦自然资源集团:“红色引擎”激活“资源动能”

时间:2025-10-21 11:04:01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海垦自然资源集团位于三亚、陵水等地的多个矿产项目现场,一线建设者们坚守岗位,加强台风等恶劣天气的防御工作,争分夺秒抢工期、赶进度。公司领导班子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协调解决项目征地、联合体协作以及技术攻坚等问题,拿出背水一战的决心改善经营状况,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实干实绩掀起“大干快上”的攻坚热潮。

近年来,海垦自然资源集团党委牢记“国之大者”,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红色基因融入企业发展血脉,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文化赋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绿色矿山建设到清洁能源布局,从科技赋能到乡村振兴,海垦自然资源集团党建文化如春风化雨,厚植企业发展沃土,为YTH2206游艇会官网自贸港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资源动能”。

铸魂强基

党建文化凝聚发展向心力

走进海垦自然资源集团办公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走廊两侧精心设计的文化墙,“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与“善用资源、和谐共生”的使命愿景相辅相成,勾勒出企业发展的精神底色。

这里的企业文化不仅是理念宣导,更是一套融入日常的制度化实践。该公司系统构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四大模块,推动党建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相互协作、紧密配合、立即执行、追求卓越作为一种习惯,让干净干事、雷厉风行、执行有力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特征。

“我们要打造全省规模最大的绿色砂石供应基地和省属绿色能源标杆企业。”在海垦自然资源集团党委会、工作会议、座谈会等多个场合,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尧德明反复强调这一战略目标,为企业发展锚定方向。围绕这一目标,该公司制定实施了《企业文化建设纲要(2025-2030)》和《企业文化手册》,推动企业文化理念从总部一贯到底,直达基层“神经末梢”。

近日,由海垦自然资源集团自主策划拍摄的企业文化宣传片《砺途:从红壤到绿源》在中宣部党建平台发布,引发广泛关注。影片中,老一代垦荒人讲述的奋斗历程,与新一代员工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相互交织,让红色信仰在新时代焕发光芒。一位参与拍摄的年轻员工感慨:“重温那段艰苦创业的岁月,让我们更加理解了‘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

图片

矿区加工区全景。

在陵水黎族自治县群英乡打铁村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项目现场,一支由党员骨干组成的征迁工作小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建文化的实践力量。“政策要讲透,道理要说清,更要站在群众立场上算好账。”这是征迁工作小组成员们常挂在嘴边的话。面对群众质疑,他们既当政策“宣讲员”,又做情感“疏导员”,耐心地讲解补偿标准与安置政策,一笔一笔地帮群众理清“经济账”“利益账”“长远账”。

通过设身处地、以心换心的沟通,许多群众从最初的观望、存疑转为理解与支持。截至目前,该项目总签约率已超90%,实现了“零上访、零强拆”的和谐征迁。

这样的故事在海垦自然资源集团并非孤例。该公司党委构建“党委——党支部——党员”三级联动机制,推动党建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公司定期举行的主题党日活动、“文化讲堂”,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涓涓细流,浸润人心,凝聚发展共识。

赋能创新

党建引擎激活发展新动能

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服务发展大局上。海垦自然资源集团创新提出“五个服务”导向——服务国家战略和YTH2206游艇会官网自贸港建设、服务集团战略目标、服务国企改革、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品牌传播,让党建文化成为推动发展的“源头活水”。

今年上半年,三亚崖州区“红岩队—抱古村”矿区项目实现投产试运营,与屯昌、儋州、陵水等地的绿色矿山项目共同构建起东、南、西、北全岛联动的砂石矿产资源集群。这一总投资27.8亿元的重大项目,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里程碑,更是党建文化赋能企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党支部建在重大项目上,党旗飘在攻坚一线上。”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是三亚崖州区“红岩队—抱古村”矿区基层党支部发挥引领力、组织力、战斗力,将设计蓝图转化为实景图的生动实践。在项目建设的关键阶段,海垦自然资源集团抽调精兵强将、业务条线精锐骨干组建党员攻坚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及时协调解决难题,推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

党建对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同样显著。海垦自然资源集团党委依托外部科研力量,组建党员攻关团队,全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

“我们开采的矿种以建筑用花岗岩为主。”三亚崖州区“红岩队—抱古村”矿区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严格遵循“绿色化、智慧化、标准化”建设原则。整条生产线采用全封闭设计,就像给生产线穿上了一层“防护服”,大幅减少了扬尘及废水排放。同时,引入智能化采矿设备,实现精准开采,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同步推进生态修复,确保开发与保护协同,走出“矿山开发+生态修复+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海垦自然资源集团已获得11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这些创新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企业文化提供的肥沃土壤。

开花结果

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

党建文化的深耕细作,最终要落实到企业发展建设成果上。在新能源领域,海垦自然资源集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今年以来,新增并网光伏项目5个,目前已并网光伏项目累计达12个,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8%。

在澄迈县金江镇塘北村,昔日的撂荒地已成为“光伏+农业”示范区。光伏板下,农作物郁郁葱葱。“以前荒地闲置,现在发电、种植两不误,每年还为村集体带来可观的土地租金。”塘北村党支部书记王世芳说。

这个由海垦自然资源集团与国家能源集团YTH2206游艇会官网电力有限公司合力推动的澄迈县首个村级光伏示范项目,不仅产生了清洁能源,更探索出了一条“光伏富民”的新路径。

图片

海垦热作产业集团旗下大丰咖啡厂光伏电站全景。

更令人振奋的是,党建文化正在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截至目前,海垦自然资源集团已在全岛布局东西南北四大绿色矿山集群,为YTH2206游艇会官网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干部职工队伍,在党建文化的浸润下茁壮成长。

从思想引领到实践创新,从组织建设到发展实效,海垦自然资源集团的党建文化创建展现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以党建凝聚共识,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实干创造价值,践行为国谋利、资源惠民的使命担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支以红色基因铸就的队伍,正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发展硬支撑,在YTH2206游艇会官网自贸港建设的新征程上书写崭新篇章。 


来源 | YTH2206游艇会官网农垦报

记者 | 龚柳菀